
為什麼會長出牙石?全面了解牙石形成原因與去除方法
本文全面解析牙石形成原因與去除方法。你有沒有試過每天刷牙,但牙齒仍然覺得「粗粗地」?又或是明明口腔清潔習慣不錯,但牙醫仍建議你洗牙?這些狀況的元兇,很可能就是牙石。
牙石不僅影響牙齒外觀,還是牙齦發炎、牙周病及口臭的主要誘因。想保持牙齒潔白亮麗、笑容自然清新,就必須了解牙石是如何形成的、為什麼刷牙刷不走、又該如何有效去除與預防。
本文由為你完整講解牙石的形成機制、種類與處理方式,幫助你從根本維護口腔健康。
什麼是牙石?牙菌膜如何變成牙石?
牙石是一種硬化的礦物沉積物,主要由牙菌膜鈣化形成。
簡單來說,牙菌膜是一層透明、黏性的薄膜,由細菌、唾液與食物殘渣組成,會附著在牙齒表面,尤其是牙齦邊緣與牙縫位置。
如果刷牙與使用牙線不徹底,這層牙菌膜會逐漸吸收唾液中的礦物質(如鈣、磷酸鹽),經過幾天後變得堅硬,最終變成牙石。
👉 一旦形成牙石,無法靠刷牙或漱口清除,必須由牙醫或牙齒衛生員透過 專業洗牙 才能有效去除。
牙石的兩種類型
1️⃣ 牙齦上牙石
- 位置:牙齒表面或牙齦邊緣。
- 外觀:呈黃色、褐色或黑色。
- 特點:容易看見,影響美觀與口氣。
2️⃣ 牙齦下牙石
- 位置:隱藏於牙齦下方,肉眼難見。
- 特點:附著在牙根表面,容易刺激牙齦並導致牙周病。
許多人以為只有牙齒外觀變黃才算嚴重,但實際上,牙齦下牙石才是最危險的隱形殺手,因為它會破壞牙周組織,令牙齦退縮甚至導致牙齒鬆動。
專業洗牙及口腔檢查,關注您的口腔狀況
我們提供貼心及專業的牙科服務。我們的五間診所分別位於中環、東涌 及 愉景灣,方便您選擇最鄰近的診所。
我們接受醫療券!
史密夫和鄭牙醫診所
(我們的旗艦診所)
海灣牙科愉景灣
(愉景北商場)
海灣牙科愉景灣
(愉景廣場)
牙石是如何形成的?——從牙菌膜到礦化的過程
牙石的形成其實是一個漸進的「礦化過程」。了解這個過程,有助你明白為何「每天刷牙」仍可能無法完全避免牙石。
以下是牙石形成的三個主要階段 👇
🦠 第 1 階段:牙菌膜形成(0–24 小時)
用餐後,食物殘渣與唾液中的蛋白質會附著在牙齒表面,形成一層極薄但富含細菌的牙菌膜。這是牙石的「前身」,如果不即時清潔,就會開始累積。
💧 第 2 階段:礦化開始(1–3 日)
隨着時間推進,唾液中的鈣、磷酸鹽等礦物質會滲入牙菌膜,開始進行鈣化(Calcification),令牙菌膜變得堅硬。
🪨 第 3 階段:牙石完全形成(7–10 日)
大約一星期後,牙菌膜便會徹底硬化成牙石,緊密附着在牙齒與牙根表面。這時候已經無法靠刷牙清除。
📌 重點提醒:牙石一旦形成,表面粗糙,會吸附更多牙菌膜,形成惡性循環——越多牙石 → 越多細菌 → 牙齦炎、牙周病更嚴重。
牙石積聚的常見原因
牙石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,而是日常清潔不徹底與生活習慣累積的結果。了解牙石的成因,能幫助你從源頭預防牙石再生,維持牙齒潔白與牙齦健康。
🪥 1. 口腔清潔不足
若沒有每天早晚徹底刷牙,或忽略使用牙線清除牙縫間的牙菌膜,細菌便會在牙齒表面不斷繁殖與堆積。當牙菌膜未被及時清除,就會逐漸硬化,最終形成難以刷掉的牙石。
☕ 2. 飲食與生活習慣
經常攝取含糖食物、咖啡、紅茶、汽水、紅酒,或有吸煙習慣,都會加速牙菌膜的形成。這些飲品與煙草中的色素會令牙齒容易染色,同時為細菌提供理想的繁殖環境,使牙石更快積聚。
💧 3. 唾液礦物質含量高
每個人的唾液成分略有不同,若唾液中的鈣離子與磷酸鹽含量偏高,就更容易令牙菌膜鈣化,形成堅硬的牙石。這種情況常見於口乾症患者或水分攝取不足的人。
🚬 4. 吸煙習慣
吸煙不僅令牙齒變黃、牙齦變暗,煙垢亦會加速牙菌膜沉積。吸煙者的牙石通常顏色較深(棕黑色),質地更堅硬,也更難清除。
😷 5. 牙齒排列不齊或假牙邊緣粗糙
若牙齒擠迫、重疊,或假牙邊緣設計不平滑,便容易藏污納垢。這些死角難以清潔乾淨,為牙菌膜與牙石提供了理想的「藏身之處」。
牙石對口腔健康的影響
很多人以為牙石只是「牙齒變黃」的外觀問題,但其實它對牙齦與牙齒健康的破壞力極大。若不及時處理,牙石會引發一連串嚴重的牙周問題。
1. 引發牙齦炎與牙周病
牙石表面粗糙,容易積聚更多細菌。這些細菌釋放毒素,導致牙齦紅腫、流血、口臭,若長期不治療,炎症會深入牙根與牙槽骨,最終造成牙周病。
2. 導致牙肉萎縮
長期被牙石刺激的牙齦會慢慢萎縮,導致牙根外露,使牙齒對冷熱食物更為敏感,甚至影響外觀。
3. 引起牙齒鬆動甚至脫落
當牙石持續積聚並破壞支撐牙齒的骨組織時,牙齒會逐漸鬆動、移位,嚴重時甚至脫落。這是牙周病晚期最常見的徵兆之一。
4. 影響外觀與口氣
牙石通常呈黃色、棕色甚至黑色,令牙齒顏色暗啞、不潔。同時,牙石中藏有大量細菌,會產生揮發性硫化物,導致持續性口臭,影響自信與人際關係。
定期洗牙是預防牙石與牙周病的關鍵
牙石會越積越厚,問題也會隨之惡化。想有效預防牙周病,最重要的是定期進行專業洗牙。透過牙醫或牙齒衛生員的專業清潔,不僅能徹底去除牙石與牙菌膜,還能讓牙醫及早發現牙齦問題,維持長久口腔健康與清新口氣。
清除牙石的方法|專業洗牙是唯一有效方式
許多人以為只要勤刷牙,就能清除牙石。其實,牙石一旦形成,無論刷牙多用力都無法去除。這是因為牙石經過鈣化,已緊密附著於牙齒與牙根表面,普通牙刷或牙線根本無法清除。
唯一有效的去除方法,就是由牙醫或牙齒衛生員進行的專業洗牙。這是一項非侵入性、安全又高效的牙科護理程序,能徹底清除牙齦上及牙齦下的牙石,同時維持牙齒光滑與牙齦健康。
🦷 專業洗牙的完整過程
1️⃣ 超聲波清除牙石
牙醫會使用高頻超聲波洗牙儀,結合細緻水流震動,將牙石震碎並沖走。此技術能快速有效地清除附著在牙齒表面與牙齦邊緣的牙石,是現時最常見、最高效的清除牙石方式。
2️⃣ 手動刮治
對於較頑固、藏於牙縫或牙根表面的牙石,牙醫會使用專用手動刮治器仔細清除。這一步能確保所有死角都被徹底清潔,防止牙石再次積聚。
3️⃣ 牙齒拋光
洗牙後會進行牙齒拋光,去除表面污漬、茶漬或煙漬,並讓牙齒表面更光滑。拋光後的牙齒更不容易讓牙菌膜再次附著,有助延長清潔效果。
4️⃣ 氟化物塗層
最後,牙醫會在牙齒表面塗上氟化物凝膠或保護劑,能強化琺瑯質、降低牙齒敏感度,並延緩牙石再形成的速度。
🕒 洗牙時間與頻率
整個洗牙過程一般需時約 30 至 45 分鐘,無需麻醉或開刀,屬於輕鬆、安全的日常保健療程。
建議每 6 個月進行一次洗牙,若有吸煙、牙周病或糖尿病等高風險因素,應每 3 至 4 個月清潔一次。
定期洗牙能有效預防牙周病、維持清新口氣,並延長牙齒壽命。
專業洗牙及口腔檢查,關注您的口腔狀況
我們提供貼心及專業的牙科服務。我們的五間診所分別位於中環、東涌 及 愉景灣,方便您選擇最鄰近的診所。
我們接受醫療券!
史密夫和鄭牙醫診所
(我們的旗艦診所)
海灣牙科愉景灣
(愉景北商場)
海灣牙科愉景灣
(愉景廣場)
日常如何預防牙石形成?
俗語說:「預防勝於治療。」牙石一旦形成,無法單靠刷牙去除,只能透過專業洗牙清除。因此,想要避免牙石積聚,建立良好的日常護理習慣非常重要。以下是牙醫總結的 預防牙石形成 五大方法:
1️⃣ 每日刷牙兩次(早晚各一次)
持之以恆的刷牙習慣,是預防牙石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。每次刷牙應維持 至少 2 分鐘,並確保清潔到牙齦邊緣、臼齒後方與舌側等容易忽略的位置。建議:
- 使用 含氟牙膏,可強化琺瑯質、減少牙菌膜附著,延緩牙石形成。
- 選用 軟毛牙刷 或 電動牙刷,更能深入清潔牙齒表面與牙縫邊緣。
- 每 3 個月更換一次牙刷,避免舊牙刷細菌滋生。
2️⃣ 每日使用牙線或牙縫刷
即使每天刷牙兩次,牙刷仍無法清潔牙縫間細小的牙菌膜。這些牙菌膜若不清除,會在短時間內鈣化成牙石。因此建議:
- 每日使用牙線一次,尤其是睡前,清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與牙菌斑。
- 若牙縫較寬或有牙套、假牙,可使用 牙縫刷 輔助清潔。
- 切勿用牙籤代替牙線,以免傷害牙齦。
3️⃣ 使用抗菌或含氟漱口水
漱口水是預防牙石形成的重要輔助工具。建議選擇含有抗菌成分(如氯己定或精油類)或 含氟配方 的漱口水,能有效:
- 減少口腔細菌滋生;
- 抑制牙菌膜形成;
- 清潔口腔死角,提升整體防護力。
最好在 刷牙與使用牙線後使用,效果更佳。
4️⃣ 控制飲食與生活習慣
飲食與生活習慣對牙石形成影響極大。要減少牙石積聚,可從日常習慣著手:
- 減少 糖分攝取(如汽水、糖果、蛋糕等),因糖是牙菌膜最愛的養分。
- 避免過量飲用 咖啡、紅茶、紅酒 等會導致牙齒染色的飲品。
- 戒煙,因煙垢會加速牙菌膜硬化、令牙齦退縮,讓牙石更容易生成。
- 飯後可 飲水或漱口,減少食物殘留與酸性物質對牙齒的侵蝕。
5️⃣ 定期洗牙與檢查
再勤力的刷牙也無法完全避免牙石形成。專業洗牙能徹底清除牙菌膜與牙石,是維持牙齦健康的關鍵。一般建議:
- 每 6 個月 進行一次專業洗牙與牙科檢查。
- 吸煙者、糖尿病患者或有牙周病病史者,建議 每 3–4 個月 檢查一次。
- 牙醫或牙齒衛生員可利用 超聲波洗牙儀,去除牙齦上及牙齦下的牙石,並進行拋光與氟化物護理,減少牙石再形成。
💡 小貼士:保持口腔濕潤也很重要!
唾液有助中和口腔酸度、沖走食物殘渣,是天然的防護機制。建議多喝水、避免長期口乾(特別是吸煙或長時間說話的人),可有效減低牙石生成風險。
總結:預防牙石,從良好口腔習慣開始
牙石看似微不足道,實際上卻是牙周病的隱形殺手。它會導致牙齦紅腫、牙齒鬆動、口氣異味,甚至影響整體健康。
定期洗牙與檢查 不僅能清除牙石,還能讓牙醫及早發現牙齦問題,避免病情惡化。
若你最近發現:
- 牙齒表面粗糙或泛黃
- 牙齦經常出血或紅腫
- 刷牙時有異味或牙縫變寬
👉 建議立即預約 海灣牙科東涌 由專業牙醫團隊為你進行檢查與專業洗牙(去牙石)服務,讓你的牙齒重拾潔白亮麗、口氣清新、笑容更自信!
關於牙石的常見問題
牙結石可以自己清掉嗎?
不可以。牙結石(牙石)一旦形成,無法靠刷牙、漱口或家庭清潔工具自行清除。
這是因為牙石是由牙菌膜經唾液中的礦物質鈣化而成,已經變得堅硬且緊密附著在牙齒表面,特別是牙齦邊緣與牙縫中。
若嘗試自行以尖銳物刮除,可能會 刮傷牙齦、破壞琺瑯質或造成牙周感染。
正確做法是到 牙科診所進行專業洗牙,利用超聲波儀器安全震碎牙石,徹底清除乾淨。
如何自行清理牙石?
嚴格來說,牙石無法在家自行清理。但你可以透過日常口腔護理 預防牙石形成或延緩堆積速度,包括:
- 1️⃣ 每日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至少 2 分鐘;
- 2️⃣ 每天使用牙線或牙縫刷清潔牙縫;
- 3️⃣ 使用抗菌或含氟漱口水,抑制細菌滋生;
- 4️⃣ 控制糖分攝取,減少牙菌膜累積;
- 5️⃣ 定期洗牙(建議每 6 個月一次)。
若你發現牙齒表面粗糙、變黃或有硬塊附著,就表示牙石已經形成,應 盡快找牙醫或牙齒衛生員清理,以免引發牙周炎或口臭問題。
牙石會自己脫落嗎?
不會。牙石不會自行脫落,也不會隨著刷牙或漱口而掉落。
相反地,若牙石長期堆積未處理,它會逐漸向牙齦下方延伸,刺激牙齦發炎、出血,甚至破壞支撐牙齒的骨骼結構。
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會出現「牙齒越來越鬆」、「牙縫變大」的現象。唯一安全有效的方式,是定期讓牙醫進行 超聲波洗牙 清除牙石。
這個過程溫和、安全,並能同時預防牙周病與口臭。
為什麼牙結石很臭?
牙結石之所以有異味,是因為 它本身藏有大量細菌與腐敗的食物殘渣。
這些細菌在牙石內繁殖,會釋放出硫化物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,產生 口臭。
此外,牙石的表面粗糙,容易吸附更多細菌與污漬,形成惡性循環。
特別是牙齦下牙石,更容易導致 牙周病、膿腫與持續性口氣異味。
若你長期有口臭問題,即使每天刷牙仍無改善,很可能是牙石堆積造成的信號。
建議盡快到牙科診所洗牙,徹底清除牙石、恢復口腔清新。
免責聲明
本網站的內容僅供參考及資訊分享之用,並不構成專業牙科醫療建議。建議您在需要牙科治療或相關資訊時,諮詢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註冊的專業牙醫,以獲得適合您個人需要的建議和診斷。
我們致力於提供準確且可靠的資訊,但不保證內容的完整性或最新性。同時,內容中的資訊不應被視為取代專業牙科建議、診斷或治療方案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向您的牙科醫生或其他專業醫療人士諮詢,並根據其建議採取行動。




